中新网南昌12月1日电 (记者 吴鹏泉)12月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江西省人民政府在南昌举行发布会,介绍江西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江西中药材种植面积近五年增长了1.78倍,目前已经达到了334万亩。
12月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江西省人民政府在南昌举行发布会,介绍江西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情况。吴鹏泉 摄
江西中医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杏林文化、庐陵中医、盱江医学流派和樟帮、建昌帮传承上千年;中药材资源丰富,有枳壳、车前子、栀子等多个品种道地药材。
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海涛在会上介绍,围绕“赣十味”“赣食十味”等道地中药材,江西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种植,重点是依托赣中道地药材、赣东特色药材和环鄱阳湖的药食同源药材三大药材产区,高标准建设赣产道地药材生产基地。
“目前,我们已经建成54个‘定制药园’,35个中药材品种建立了追溯体系,基本打通了从药园到药厂的供应链。”王海涛说。
江西还制定中药材良种繁育、种植(养殖)、采收、产地加工、储运等覆盖中医药全生产过程的技术标准,制定(修订)江西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药配方颗粒省级标准等,全面推进中医药标准化体系建设,完善中药饮片追溯平台建设,确保生产过程有标准、能溯源。
据统计,江西开展了91项中医药标准化研究,建立了8项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和8项地方标准。
在保障中药材质量、加强中药质量监管方面,江西省卫健委党组成员,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晓辉说,江西各级药品监管部门上下联动、横向协作,突出检查重点、强化隐患排查,形成一张覆盖中药生产全过程的监管网络。通过监检联动、交叉检查、重点企业“回头看”等方式,提高检查质量和效率;采取群众点单、监管部门抽样、检验机构检验的形式,抽检中药饮片。对查出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持续跟踪整改提升情况,并视情节轻重,进行查处。(完)
中新网贵阳12月1日电 (记者 石小杰)“讲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记者团11月30日走进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与农工党中央、农工党贵州省委会、毕节市及大方县相关负责人座谈交流。
座谈会现场。中新网记者石小杰 摄
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贵州省委会主委张光奇出席座谈会。农工党中央社会服务部副部长卢婧主持会议。人民政协网副总编辑汪俞佳介绍了本次网络主题采访活动的背景。
会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杨关林说,自毕节试验区成立30多年来,农工党认真落实中共中央部署,举全党之力全方位助力大方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取得的成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农工党一张蓝图绘到底做好定点帮扶工作履行政治责任的体现,是大方县委、县政府扛起主体责任,带领大方县高质量发展工作成绩的体现。
杨关林表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帮扶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农工党中央将继续发扬这些好的经验,在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守正创新、再创辉煌。
大方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滨介绍,在农工党帮扶下,大方县脱贫成效得到全面巩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民生事业蓬勃发展。下一步,大方县将深入践行“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三大主题,发挥“政策、区位、资源、人口”优势,持续抢抓统一战线“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毕节政策机遇,全力推进大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讲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由人民政协报社指导,人民政协网承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和农工党中央宣传部支持。接下来,记者团将走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协作医院、大方高铁站、天麻交易中心、毕节农工同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羊场镇等地,深入了解多年来农工党定点帮扶大方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和典型经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