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昌12月1日电 (朱莹)1日,记者从江西省水利厅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江西加快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截至目前,该省108条(段)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全部开工,预估总投资667亿元,已完成投资396亿元,占总投资额的59%,建成生态廊道755公里。
图为1日,江西省水利厅举办“系统治理”专题新闻发布会。朱莹 摄
江西省河湖长制工作处处长邹崴介绍,江西积极争取将宜黄县宜水、南昌市长堎河列入水利部第一批和第二批全国幸福河湖建设试点,推动靖安县开展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全省确定第一批108条(段)河湖开展幸福河湖建设,基本做到县(市、区)全覆盖。
据介绍,截至目前,江西列入水利部第一批试点的宜黄县宜水幸福河湖建设全面竣工,顺利通过水利部复核评估。列入水利部第二批试点的南昌市长堎河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827万元。靖安县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完成投资14亿元。“河湖安澜、生态健康、环境优美、文明彰显、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湖美丽画卷正在初步展现。
除了幸福河湖建设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根据2022年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显示,江西省轻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有23050.19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3.80%。
多年来,江西持续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江西省水利厅办公室主任胡伟介绍,根据统计,“十四五”以来,江西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828.38平方公里,超额完成了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实现持续双下降。该省水土保持率也从2020年的85.87%提升到2022年的86.2%。
据了解,江西打造了全国5个试点之一的赣州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崩岗治理“赣南模式”和废弃矿山修复“寻乌经验”,得到中央环保督察组的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广。同时,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建成了全国省级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水土保持科研创新平台,即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和南丰农村生态水利科研示范基地。“综合治理”培育和发展了该省果树和乡村旅游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在重点治理小流域内新建高效种植基地450个,助力3.65万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完)
中新网哈尔滨12月1日电(刘璐)为更好保障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发展,1日,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司法保护工作情况。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通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司法保护工作情况。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供图
2021年9月30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被列入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重点保护以东北虎、东北豹为旗舰物种的生态系统,是中国首批成立的五个国家公园之一。该公园地跨黑龙江、吉林两省,黑龙江片区属林区绥阳人民法院和牡丹江东宁市人民法院管辖范围。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以来,绥阳人民法院、东宁市人民法院依法惩处破坏园区环境资源犯罪行为,共审结环境资源刑事案件422件,审结涉园区建设项目民事、行政案件123件,共发出司法建议5份。并通过当庭宣判释法、发布典型案例等方式,彰显刑事司法的震慑功能和司法裁判的价值评价功能。
目前,黑龙江法院从机制建设、案件审理、普法宣传等多举措加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司法保护。通过组成跨部门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合议庭,建立咨询专家库和专业陪审员库,切实提升环境资源审判司法能力;积极与省检察院、省公安厅及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签订协同保护框架协议,构建起司法与行政协同保护新机制;充分发挥8个林场“法官工作室”的调解作用,抓实生态环境前端治理,促进受损生态环境有效修复。
此外,黑龙江法院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普法力度,充分利用“全球老虎日”、“全国生态日”等节日深入林场广泛开展普法宣传,通过扩大案件辐射效应,努力让热点案件成为全民共享的“法治公开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