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沈阳12月1日电 (李晛)由辽宁省知识产权局、辽宁省贸促会、辽宁省商务厅共同主办的“知识产权仲裁与维权”专题信息分享会12月1日在沈阳举办。
12月1日,由辽宁省知识产权局、辽宁省贸促会、辽宁省商务厅共同主办的“知识产权仲裁与维权”专题信息分享会在沈阳举办。辽宁省贸促会供图
辽宁省贸促会党组书记、会长庞宝国在致辞时讲到,知识产权因创新而生,因创新而变,是国际贸易的“标配”,是高质量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保障。辽宁省贸促会、辽宁省国际商会在服务企业工作实践中,十分注重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仲裁与维权工作。本次“知识产权仲裁与维权”专题信息分享会,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共同落实好省知识产权局、省贸促会、省商务厅三部门签署的《加强海外知识产权合作备忘录》的具体举措。
庞宝国表示,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升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为知识产权服务提供了空间;加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需要各部门和企业携起手来,开展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加强知识产权海外服务、提高企业知识产权运用和管理能力、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和业务交流;对企业而言,需要在各类交易链条上加强自我权益的保护,要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时进行权利的申请或登记,善于通过法律手段保护知识产权,被诉侵权企业应当积极应诉。
辽宁省知识产权局二级巡视员薛军在致辞中讲到,知识产权仲裁具有意思自治、一裁终局、保密性、裁决国际承认和执行等诸多优势。知识产权仲裁机构的经验优势、专家优势、网络优势,十分契合知识产权争议解决专业性较强等特点。无论是促进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还是推广国际知识产权规则,都离不开知识产权仲裁机构在知识产权保护与争议纠纷解决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表示,为落实好《加强海外知识产权合作备忘录》,辽宁省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商务系统和贸促机构将积极发挥作用、加强部门协同,为企业做好服务,持续完善辽宁省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为推动辽宁省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知识产权助力。
会上,辽宁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维权协作部部长赵雪介绍了中心维权协作工作,推介了省内沈阳、大连和丹东3家知识产权仲裁院。沈阳知识产权仲裁院仲裁员、上海段和段(沈阳)律师事务所姜连山律师就知识产权保护和仲裁策略与实务作了分享。省内相关企业、服务机构和单位共500余人通过线下或线上的方式参与分享会。(完)
中新网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 应妮)作为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支持项目之一,作家张广天的两卷本近八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来日可追》日前由四川文艺出版社推出。
《来日可追》书封。出版社供图
《来日可追》是一部关于上海和与上海有关的中国的长篇小说。有旧上海和新上海的场景、人物。那些令人魂牵梦萦的爱人,公园长椅上日复一日等待盼望的白俄钢琴师,天才的少年,美丽而奇幻的玫瑰园以及惆怅中执守不弃的老克勒。不同的街区,不同的楼层,不同的时代,外国人和本地人,古人、今人和少年,却都由着旧日时光而指向未来之日。一道不逝之光,从起初一直到终结,构成了张广天小说系列的独特中国叙述。
四川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吴坤指出:“从《妹方》《南荣家的越》一直到《来日可追》,张广天的小说始终在一条当代语文的秘径中探险,构成了独特的中国叙述。这种中国叙述,既向着古代,也朝着未来,古人、今人和少年,都由着文学的努力而指向未来之日。这或许就是最近刚出版的这本《来日可追》的目的——追逐一道不逝之光,成为他小说的系列。”
张广天涉足领域广泛,他的身份也非常交错,既是音乐家、诗人、话剧导演,又是大学教授、学者和文学家,尤其这几年,他的创作力极为旺盛,呈现井喷状态。
有评论称:“这不是一部连续的小说,而是一种精神地理学:出场的是一个一个的人,但主角却是上海。所以,毋宁套用一句滥俗的评价:这是一部献给上海的情书。”
在新书开篇的序言中,张广天写道:“来日,就是将来的日子,未来的日子,也有说是来过的日子,来到的日子。这些时日,无论是来到的还是未来的,都不是现在。普希金说:‘过去的都是美好’,又说,‘心总要向着未来’。那些来日,因向着未来的心,总是美好的。”(完)